创新驱动 瞄准一流 奋力推动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高质量 发展再攀新高峰——在2023年学校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大会上的报告

时间:2023-03-25    点击数:

【编者按】3月14日上午,我校学科建设与研究生高质量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顺利召开,校长雍和明作题为《创新驱动 瞄准一流 奋力推动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再攀新高峰》的主题报告,总结了近十年我校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成绩与收获,分析了学校发展的短板与不足,擘画了“十四五”期间我校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与路径:创新驱动、统筹协调、瞄准一流。报告对于我校开创学科建设和研究生学位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以高质量学科建设带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将报告全文刊载,以飨读者。



创新驱动瞄准一流

奋力推动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高质量

发展再攀新高峰

——在2023年学校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大会上的报告

校长 雍和明

同志们:

党的二十大报告高屋建瓴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吹响了广东高质量发展的号角,掀起了南粤大地高质量发展比学赶超、赛龙夺锦的热潮。

高质量发展,广金是一马当先、风生水起。近几年来,我们始终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的任务、最大的目标和贯穿学校事业最突出的主题。高质量发展,更是我们再造一个新广金的最大法宝、最宝贵的经验和最优化的选择。

学科建设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统筹全局、牵动全身、带动全面的作用。毫不夸张地说,学科高质量建设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没有学科建设的高质量发展,不可能抓住高质量发展的灵魂和良机。

正因为学科建设的基础性地位和引领性作用,在学校“十四五”建设的关键期,在学校向更高目标奋进的新起点,我们召开学校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大会,旨在瞄准一流,创新驱动,统筹协调,奋力推动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再攀新高峰。

本次大会重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全省高质量大会精神,总结过去的优势与不足,明确未来的目标任务,凝聚全校参与、上下齐抓的合力,推动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工作制度的新突破,开创学科建设和研究生学位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以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引领带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行动与成果:闯出了一条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广金道路

党的十九大和二十大报告,先后提出了“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和“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的目标任务。近10年来,广金始终牢记国之大者,抢抓宝贵机遇,把一流学科建设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优势突出、特色鲜明、交叉融合、协调发展的学科跃升战略布局体系,持续深化学科内涵发展,坚定不移抓好学科建设提质升级,推动了学科建设的跨越崛起和研究生教育的精彩蝶变,实现了一个又一个历史性突破,收获了一个又一个大丰收,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大进步。

(一)解好了授权扩点的“算法”,实现办学层次和学科地位的双突破

取得了授权攻坚战的全面胜利。2021年学校获批为硕士授权单位,实现办学层次历史性突破,实现了授权单位从无到有的突破。新增金融、保险、会计三个专业硕士授权点,硕士点实现了从1到3的跨跃。

取得重点学科扩容战的全面胜利。2016年,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获批优势重点学科,经济法学获批特色重点学科。2018年,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法学获批广东省“冲补强”重点建设学科。我校3大主体学科全部杀入省级重点学科行列,并获验收通过。本科专业由28个增加到51个,涵盖的学科门类由6个增加到7个,新增1个艺术学门类,基本形成了以经管法为主体学科、经管法文理工艺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学校开设了金融学下设的全部本科专业,成为全国唯一一所拥有金融学类全部10个本科专业的高校,打造了金融学类本科专业全覆盖、彰显广金特色的本科学科专业体系。

(二)做好了内涵建设的“乘法”,收获了学科建设产出和社会影响力的双丰收

学科平台建设驶入快车道陆续建成广东省重点智库、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广东省协同创新中心、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政策决策咨询重点基地等省级研究平台13个,省级平台实现了两个翻番。

学科队伍建设按下快进键。2014年以来,引进优秀博士356人,鼓励引导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76人,全校博士学位教师554人,专任教师从仅仅600多人增加到近1400人,生师比从不可逾越的招生红线降到优良指标的水平线,博士专任教师占比提升到42%。设立了81个非列编研究机构,立项建设10个省级创新研究团队,打造了金融科技等一批“明星”科研团队。学科带头人、学科领军人才的引进取得突破性进展,2017年引进金融学学科带头人1人,2019年金融学科获批广东省珠江学者设岗学科,2021年引进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

科研转型升级打出组合拳。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向“大科研”“组织科研”转变,高显示度、强示范性科研成果创历史新高。近10年来,获批立项国家级项目118项,重点项目2项,教育部项目75项,省级以上项目420项,实现了国家级重点项目零的突破,“十三五”期间国家级科研项目立项数是“十二五”的3倍多,师均科研经费从不足3千元提升到师均超过1万元。公开发表A级权威期刊论文18篇,其中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国内中文顶级期刊发表论文9篇,B级以上权威期刊论文171篇。公开出版专著123部,其中在Routledge等权威出版机构出版17部。获省级以上优秀成果奖励13项,其中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1项。无论是项目、论文还是获奖,较之前10年,均实现了翻倍增长。

学科影响力提升进入加速期。学校综合实力在全国财经类大学排名第21位,在全国金融类普通本科院校排名第一,在中国财经类高校美誉度排行榜位列前16强,南方日报等主流媒体每年对学校及学校举办的活动作报道频率之高和篇数之多前所未有。与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广东银保监局、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湛江市、揭阳市、肇庆市、天河区、中国农业银行、平安银行、粤财控股、广发证券等政企开展战略合作,与西南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英国拉夫堡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学校经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举办的中国金融论坛—广金•千灯湖金融峰会,迄今召开六届,已成为国内知名的千人金融高端论坛。学报《金融经济学》杂志是CSSCI、北大中文核心、社科院人文核心三大权威核心期刊的来源刊,在全国金融类期刊排名前三。近10年来,学校签订横向研究项目330项,项目经费逐年提高。有78份研究咨询报告被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采纳,其中5份获中央领导肯定性批示,33份获得省级领导批示。创办了全省首家金融科技实验室,建成了全省首个金融风险监测研究系统,建成国内高校领先的金融科技应用开发研究平台,在金融科技创新领域发出“广金声音”。

(三)做好了人才培养的“加法”,取得了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大与质量提升的双进步

研究生培养规模达到新水平。2012年,我校金融学专业硕士作为特需项目获准立项建设并招生,当年招生19人。今年在校研究生规模已达347人,11年间增长了17倍。研究生招生人数的持续增加,也大大提升了学科影响力,学校预算收入结构也因此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研究生培养质量取得新成效。不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构建研究生教育“五育”并举和“三全育人”的大思政格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建立了全流程、全环节提升培养质量的制度文件、政策措施,实行校内、校外导师共同指导的双导师制,与行业企业联合建设培养基地和就业基地,毕业研究生总体就业率连续多年稳居全省高校前列。培养的研究生中,21人获国家奖学金,8人获广东省优秀研究生光荣称号,3篇学位论文获评国家级优秀金融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生与导师合作在《经济研究》等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篇,1人在国际高校量化金融大赛获二等奖,10名毕业生进入“双一流”高校攻读博士学位。

同志们,近10年来,学校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形势喜人”、“形势诱人”。这些成绩得益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得益于上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大力支持,得益于全校上下的同心同德、共识共为,凝结着全校师生员工的心血汗水和辛勤付出!在此,我代表学校向为学校事业发展做出贡献的全校教职员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同志们,我们更要认识到“形势催人”、“形势逼人”。学校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还存在不少短板,高质量发展是不进则退、慢进则退。

二、短板与不足:清晰认识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阿喀琉斯之踵

(一)学科的引领作用有待进一步强化

对学科建设引领地位的认识存在上热下冷、上重下轻的现象,存在以专业思维、科研思维取代学科思维的倾向,认为专业建设+科研建设就是学科建设,其突出表现就是各一级学科和二级学院的研究方向严重不聚焦,研究成果的聚集度偏低,学科建设尚未充分发挥为专业发展注入新知识、为学术研究凝练新方向、为人才队伍集聚形成向心力的引领作用。

(二)以重点学科为标志的高水平学科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还没有学科进入代表全省最高学科水平的攀峰重点学科建设名单。学科结构一强多弱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善,应用经济学学科与其他学科发展不平衡,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还处于起步阶段,学术硕士点还未实现零的突破。

(三)学科建设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优化

学科团队评价体系有待建立健全,相关评价指标在科学性、合理性、系统性方面尚待强化,金融专硕、保险专硕、会计专硕的学科团队尚未完全成形,团队作用尚需提升彰显。促进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人文氛围、生态环境和支撑条件还有待完善。评价目的重管理轻引导、评价内容重局部轻整体、评价指标重数量轻质量、评价方法重定量轻定性等问题依然存在。中青年学术骨干的可持续培养和发展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有序引育学科高层次人才还需进一步系统规划,特别是学术领军人才的引进和培育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

(四)学科建设的经费保障有待进一步夯实

内生资源创造能力较弱,外部筹资能力相对有限,创收、获得社会捐助等方面能力不足,导致高水平学科建设经费短缺,进而导致学科团队引育和学科基本条件建设有所滞后,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所急需的学科领军人才岗位大多仍是虚位以待,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所不可或缺的高层次实验室和重点科研创新平台仍停留在设计图上。

(五)研究生教育有待进一步提升

对标更名大学的要求,在校研究生规模还有较大差距,还需在现有规模上翻两番。硕士点的覆盖面与规模还有较大差距,还需要新增至少7个硕士点,其中管理学至少新增1个,法学至少新增2个。尚未被纳入广东省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高校名单。用培养学术学位研究生的模式来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问题依然存在。研究生处与培养单位分工明确、高效协同的两级分权模式尚未建立,研究生处大包大揽的、“大一统”式的集权模式与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的矛盾突出。

三、目标与路径:推动学校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再攀新高峰

“十四五”期间学校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与路径,概况起来就是12个字:创新驱动、统筹协调、瞄准一流。

(一)始终高举“敢字当头”的鲜明旗帜,在瞄准一流的高质量发展之路阔步前进

“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党的二十大报告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高质量发展,必不可少的是勇攀高峰的胆量,是争当一流的气魄。“十四五”期间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是要全力以赴勇攀高峰、想方设法建设一流,用3至5年时间,打造一批全省领先、华南领先、甚至全国领先的学科。为此,必须瞄准一个总目标,四个子目标。

1.牢牢盯紧一个总目标不放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总要求,围绕建设国内一流应用型金融大学的战略发展目标,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学科建设为引领,以一流学科建设为目标,以强化硕士授权担当意识、提升人才培养建设层次为抓手,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错位发展、彰显特色、追求卓越、务求实效”的总体原则,优化学科布局,整合学科资源要素,加快构建以经济学科、管理学科、法学学科为主干,“经、管、法、文、理、工、艺”诸学科协调融合发展的、金融特色鲜明的、以重点学科为标志的高水平学科体系,加快开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2.牢牢盯紧四个子目标不放

一是重点学科冲一流。推动应用经济学早日进入广东省攀峰学科建设行列,推动工商管理学、法学、数学在某一个或几个研究方向上处于全省领先地位,成为广东省骨干重点学科,推动理论经济学、公共管理学、新闻传播学、外国语言文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进入广东省优势或特色重点学科建设行列,加快发展国家金融学特设学科和金融科技交叉学科,争取进入全国同学科前列。

二是硕士学位点谋突破。2023年硕士点申报,全力争取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取得零的突破,专业硕士点快速增加到10个以上。争取在2023、2026年两轮申报完成后,硕士点数量达到20个左右,基本实现每个二级学院有至少1个硕士点。

三是学科平台再提升。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争取新增省部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至2个;工商管理学、法学两个一级学科,争取新增1至2个广州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统计学、公共管理、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等学科,在3至5个特色研究领域形成有影响力的研究团队。积极主动创造条件,力争早日进入博士学位授权建设单位行列。

四是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创新高。培育3至5项省部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1至3门省级以上一流课程和1至2本优秀教材。争取年均获国家优秀论文1篇以上,省级以上优秀论文1至2篇。争取每年5%以上的毕业生进入知名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在发表高水平论文、学科竞赛获奖、省级以上研究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等指标上取得显著突破。

(二)重锤擂响“敢想敢为”的隆隆战鼓,在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之路阔步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居五大发展理念之首。高质量发展少不了创新驱动这个动力源。“十四五”期间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创新发展,我们要从5个维度发力。

1.科研机制创新

大力推动“三个转变”,根据学校学科发展的需要开展有组织科研,把过去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自发式科研,转变为学校需要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的组织性科研。一是在学科团队建设上,从过去同床异梦的“拉郎配”式组建团队,向志同道合的“手拉手”转变,增强团队的方向感;二是在科研项目培育上,从过去的“自由生长”向定向培育转变,围绕学科建设、硕士点建设等重大需求,充分发挥政策的指挥棒作用,加强定向培育布局;三是在科研项目组织上,从过去的游击队被动接单向正规军主动出击转变,在长期分工合作中形成相对稳定的研究组织与力量,主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行业产业发展的需要。

2.团队建设创新

将学科平台建设作为全面提升学科团队的重要载体,以国家级项目、重点项目和各级政府委托项目为桥梁和纽带,吸纳不同学科或同一学科下不同研究领域的教师和科研人员共同开展跨学科、跨专业研究,推动学科间交叉融合和不同科研平台、科研团队间的学术资源共享,形成平台建设与团队建设的正向反馈,建设一支由“学科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学科方向带头人+学科骨干”组成的结构合理、梯队衔接、素质优良、专业突出、有战斗力的学科人才队伍。

3.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创新研究生“三全育人”体系,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修订《广东金融学院研究生管理规定》等规范性文件,完善研究生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加强双导师队伍建设,启动研究生导师培养能力提升工程。推动产教融合制度创新,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应用创新能力培养,大力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

4.经费保障创新

通过扩点扩招,提升获取财政资金与学费收入的能力。拓宽筹资渠道,积极寻求协同育人合作企业提供配套经费支持。优化学科资金的分配机制,做到重点投入与精准资助相结合,坚持不撒胡椒面。完善绩效考核,改变学科发展“重建设、轻考核”的局面,解决资金配置不甚合理、使用效率不高、使用进度不平衡等问题。

5.管理体制创新

理顺研究生处管理与二级学院管理的关系,落实二级学院的主体责任,构建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的共同体,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研究生处作为职能部门,“管盘子”,下好全校“一盘棋”。二级学院“管园子”,种好自己的“责任田”。

(三)迅速形成“敢拼敢抢”的燎原阵势,在统筹协调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上阔步前进

“要学会运用辩证法,善于‘弹钢琴’,处理好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统筹协调是高质量发展的制胜要诀。“十四五”期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我们必须强化系统思维,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科学把握8大关系。

1.科学把握学科与专业的关系

学科是“树根”,专业是“枝干”,根深才能枝粗叶茂。一是必须充分发挥学科的基础性作用,以学科高质量发展引领和促进专业高质量发展;二是确保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同向同行,强调学科理念与学科引领思维,不搞两张皮;三是坚持“前沿、交叉、特色、急需”原则继续推进专业建设,新建更多的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以专业建设成果反哺学科建设。

2.科学把握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的关系

建立健全科研工作服务学科建设,学科建设引领科研工作的机制体制。一是强化“方向”“团队”“平台”“成果”“管理”的学科建设链,明确科研创新是学科建设的核心要义和学科队伍的看家本领;二是进一步加强对学科建设的分类指导,倒逼基础性学科开展前沿性、原创性和连续性的科学研究,倒逼应用型学科立足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三是建立健全学科与科研高质量发展的责任制,逐步形成以高水平学科建设产出为结果导向的科研内涵发展机制,逐步形成以高水平学科体系为目标导向的学科建设评价机制。

3.科学把握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关系

以本科教育为基础,以研究生教育为龙头,不断优化提升学校人才培养体系。一是对标对照“夯基”“拓点”“评估”“申博”“强特”“更名”等学校发展的刚性需求,统筹考虑本科招生与研究生招生规模;二是充分发挥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高度肯定和广泛认同的优势,实施吸引高质量考生报考的研究生“强生源”工程,争取用3年左右的时间,将第一志愿平均录取率提高到50%以上,通过吸引优质本科生源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4.科学把握硕士点提质增效与博士授权单位建设的关系

博士授予单位建设位于国民教育体系顶端,是体现学校办学层次的重要标志,更是目前学校办学实力跃升的关键一战。一是用战略性眼光看待博士点申报工作,以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建设单位为突破口,既要作好顶层谋划,又要落实好底层行动,争取在3至5年内被列入广东省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在十五五规划期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二是以申请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为牵引,着力攻克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国家重大科研平台等指标,并以此为抓手,提升硕士点建设水平。

5.科学把握现有学位点建设与新增拓点工作的关系

2023年教育部将开展新一轮学位点申报工作,要认真学习《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等文件,抓住国家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机遇,把硕士点拓点作为中心任务和核心工作抓紧抓好抓实,特别是大力培养特色强且国家急需的学位点。对已获批的3个专业硕士点,要对照各自的专业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要求,制定并实施本学位点的3年建设方案,以迎评为契机进行内涵建设,确保顺利通过3年后各专业教指委组织的学位点合格评估。

6.科学把握硕士点建设类别与层次的关系

在积极申报专业硕士点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学术硕士点申报工作,对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硕士学位授予一级学科的基本条件,把申报新增学术硕士学位授权点作为学校上台阶、上水平的关键机遇,认真查找差距、整合资源,争取成功申报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法学、外国语言文学、数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一级学科学术硕士学位授权点,实现学术硕士点从无到有的突破。

7.科学把握融入行业与凝练特色的关系

一是打好“应用”牌。发挥学校依托行业的传统优势,以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行业新业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产出一系列应用型学科建设成果;二是打好“特色”牌。在保证各学位点规范运作的基础上,推动学位点建设向特色化发展,在少而精的几个特定方向上形成持续的学科影响力,做到教师人数较多的二级学院凝练3至5个特色学科方向,教师人数较少的二级学院凝练2至3个特色学科方向。

8.科学把握刀尖向内与眼睛向外的关系

一是加强内部组织建设,建强建好学校学科建设委员会,成立学校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各二级学院和有学位点的单位成立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小组,形成协同作战、合力攻坚的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内部组织体系;二是推进相关专业国际化认证,对标对照国际化认证要求,借鉴国内外高校的成熟经验,改革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模式。

“推动高质量发展,没有捷径,唯有务实务实再务实”,坤明书记为广金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同志们,通过之前10年的不懈奋斗,广金已经走上高质量发展的新风口。时不我待,机不可失,新的火热奋斗正召唤着我们。迈上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夺取高质量发展的新胜利,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兼程是必然。我们要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向最难之处攻坚,追求最远大的目标”的教诲,拿出“敢打冲锋头阵”的最强担当、“干就干到最好”的最佳状态、“拼就拼到极致”的最实作风,全面掀起只争朝夕抓落实、奋起跨越勇争先的高质量发展热潮。

我坚信,我们今天定下的目标、绘就的蓝图,一定能完成,一定能实现!让我们踏上新征程,向着新目标,出发!

谢谢大家!

(来源:广东金融学院官网)


版权所有:广东金融学院 - 研究生院(含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研究生院党总支(与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合署)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迎福路527号